根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,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近日明确表示,中日韩三国应迅速开展深入合作。这一呼吁的背后,反映出美国在盟友体系内所发生的微妙变化。
特朗普(资料图)的“美国优先”政策在其任期内持续对盟国的利益造成冲击。他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实施了加征关税的政策,导致日本相关产业年度出口损失约48亿美元。同时,他对韩国的半导体产品也征收了高额关税,使得韩国半导体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下降了3.2个百分点。这一系列政策打破了日本和韩国与美国长期以来建立的经贸默契。为了应对这种局面,日本在贸易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,如对美国农产品实施的临时关税报复,涉及田间牛肉、玉米等超过20种商品年贸易额约为23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韩国在半导体技术的出口管制上积极调整策略,不再完全遵循美国对某些国家的技术封锁。这些举动表明,传统的盟友关系正经历实质性的裂痕。长期以来,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较高,美国市场吸收了日本19%的出口商品,而驻日美军的费用分摊比例,也在过去五年中不断上升。自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后,日本制造业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海外投资比例,从2019年的38%增加到2024年的57%。由此可见,经济安全的迫切需求促使日本对其外交策略进行重新审视。
鸠山由纪夫的呼吁并不是凭空而来。他在演讲中指出,中日韩三国的GDP总量占据了全球经济的24%。如果三国能够形成统一市场,将具备与北美自贸区相抗衡的经济实力。此外,三国在电子信息、汽车制造和能源环保等领域产生的产业链互补性,能够有效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。
展开剩余48%中日韩三国开展合作具备了现实基础。韩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供应占据全球市场的70%以上,而日本在精密仪器技术方面则处于全球领先地位。与此同时,中国则具备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并拥有14亿消费市场。2023年,中日韩之间的贸易总额达到了7200亿美元,比2018年增长了18%,展现出强劲的合作韧性。
东亚地区目前占据了全球经济增量的35%,中日韩作为核心经济体,若能合作,将会有助于稳定区域产业链。然而,当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仍在持续加强,三国通过对话协调立场,能够有效减少地缘政治摩擦。这种合作并非针对其他国家,而是基于自身发展的战略需求。
贸易(资料图)
不过,历史认知上的差异仍然是三国合作的一大障碍。韩国与日本在慰安妇问题和领土争端上存在分歧,而中日之间在历史教育和海洋权益方面也存在争论。这些矛盾需要通过机制化的对话逐渐化解。此外,美国也并不会轻易放弃对其盟友的影响力,近期已经通过更新美日印澳四边机制、加强美韩同盟等方式,试图缓解和牵制三国的合作进程。
如果三国能够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建立信任,并进一步扩展至政治安全的对话领域,将有可能重塑东亚的地缘格局。这一合作模式不仅符合多极化的发展趋势,也为应对全球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未来,能否突破外部干扰和内部壁垒,将考验着三国政治家的战略头脑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盈胜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